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智库
宿迁市研发投入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2-08-16 16:58   访问量:

建议人:陆敬科  宿迁学院科技处综合科科长

序言

习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亟待跨越赶超的宿迁而言,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加以推进,才能在区域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并跑、乃至领跑。当前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举科技大旗,汇聚创新力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提供强大动力。

一、背景与意义

宿迁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总人口591.6万。宿迁市近年来积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几年来,宿迁市R&D经费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高。2019年宿迁市R&D经费支出55.7亿元,占GDP比重1.80%。江苏共有三个城市进入2018年科研经费投入城市20强。它们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苏州R&D科研经费投入517亿元、南京R&D科研经费投入393亿元、无锡R&D科研经费投入318亿元。宿迁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47.58亿元,约等于苏州投入的十分之一。而苏州2018gdp总量为92595亿元,宿迁为2750亿元,从此可以看出,科技研发投入值与gdp值为正比。

二、现状与成因分析

1.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以来宿迁市人口外流大市,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30个城市,江苏占三席,分别是徐州、盐城和宿迁,宿迁户籍人口591万,外流人口103万,外流率17.4%

2.区域位置不占优。地处苏北腹地,缺乏发展依托,在苏北五个地级市中,宿迁位于苏北腹地,江苏省的几条战略发展带均与宿迁无关:其北部的陇海产业带包括徐州和连云港,东部的沿海产业带包括连云港和盐城等,南部的沿江产业带则覆盖扬州和泰州。只有宿迁和淮安位于三条产业带围合而成的洼地中。

3.产业规模小。2019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477亿元,总量仅占全省2%左右,位于全省末位。主导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是全省唯一尚未形成千亿级产业的城市。

4.产业层次低。我市现有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主要以贴牌、加工、组装等为主,缺乏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在国内或行业内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不多。

5.三是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呈现“小散弱杂”的状态,多数产业产业链条过短,企业布局散乱,“有龙头无龙身”现象比较突出,部分产业领域虽然拥有一些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并未形成以某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造成多数行业的产业链较短,对区域内外其他工业带动性不强。

三、相关建议

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为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建议,一是整合离岸研发资源,将投资在宿迁的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工资由宿迁公司支出;二是将招商引来的企业奖励政策,改为研发经费奖补;三是我们正集中力量解决工业、农业、服务业前100强的研发投入占企业业务总收入占比问题,确保不低于2.0%。在此,建议市县(区)在以后对企业的各项表彰奖励中,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的,不纳入表彰奖励范围。

2.加强人才队伍引进和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宝贵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思想认识,出台更加优惠、更加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和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夯实创新创业的人才基础。引导本地职业院校大力发展面向我市“5+4”产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积极设立产业相关专业,为产业技术升级奠定人才基础;完善企业用工市场化机制,通过开展招聘会、建设用工就业双向选择平台等方式,逐步健全多方参与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模式;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通过与知名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建立联盟关系,共同开展职业经理人、国际产业专才、国际通行资格证书等专项培训,满足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争取将市外高校分校建设落在宿迁市。

    3.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宿迁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带)、淮海经济区、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及欧亚大陆桥头堡城市群,应合理利用其区位优势,依托各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宿迁应抓住产业转移及经济政策带来的机遇,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一个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能够迅速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在周边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央企等大集团、大公司,排出龙头企业清单,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备行业话语权的大企业、大项目。

4.强化科技研发公共平台建设。建议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分别优选一家行业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利用科研院所丰富的人才、技术资源,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建设产业创新联盟,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链条,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密度、创新高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构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广泛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相关稿件